邊際貢獻率是什么意思(企業的邊際貢獻率多少算正常)
正穗財稅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
導讀:企業有個非常重要的指數叫做邊際貢獻率,很多人都把它簡單的理解為毛利率,真的是這樣的嗎,會計學堂來為大家詳細解答企業的邊際貢獻率指的是什么。
企業的邊際貢獻率指的是什么?
邊際貢獻是管理會計中一個經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后的余額,常常被人們通俗地稱作毛利。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在銷售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100%
如果是一種產品,則:
邊際貢獻率=(單位邊際貢獻/單價)×100%
如果是多種產品,則:
邊際貢獻率=∑(每種產品的邊際貢獻率×該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的比重)
邊際貢獻和毛利的區別:
邊際貢獻和毛利是不一樣的,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毛利=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變動+固定)
一般用這個公式來判斷,當一個產品的毛利是負數的時候,還要不要再生產,如果毛利是負數,但是邊際貢獻是正數,這樣邊際貢獻可以彌補固定成本的部分損失,還是可以繼續生產的(由于固定費用是不論你生產或者不生產都會發生的,像機器設備之類的由于已經購置了,不管生產用還是不用,折舊都會發生的),但是前提是產能過剩,如果本身產能已經飽和,那自然可以直接將毛利為負數的產品停產,生產其他毛利高的產品。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