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留存收益怎么算(年末留存收益的計算方法)
正穗財稅一站式企業(yè)服務平臺
1、什么是未達賬項?產生未達賬項的原因以及可能產生哪些未達賬項?
(1)未達賬項是指企業(yè)單位與銀行之間,對同一項經濟業(yè)務由于憑證傳遞上的時間差異所形成的一方已登記入賬,而另一方因未收到相關憑證,尚未登記入賬的事項。
(2)未達賬項主要是因為企業(yè)和銀行收到結算憑證的時間不一致所產生的。比如,銀行收到委托收款結算方式下結算款項,企業(yè)尚未收到通知,那么在銀行收到結算款項至企業(yè)收到結算憑證期間,就形成了未達賬項。
(3)企業(yè)和銀行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以下四個方面的未達賬項:
①企業(yè)已記存款增加,而銀行尚未記賬(企業(yè)銀行存款日記賬大于銀行對賬單余額);
②企業(yè)已記存款減少,而銀行尚未記賬(企業(yè)銀行存款日記賬小于銀行對賬單余額);
③銀行已記存款增加,而企業(yè)尚未記賬(企業(yè)銀行存款日記賬小于銀行對賬單余額);
④銀行已記存款減少,而企業(yè)尚未記賬(企業(yè)銀行存款日記賬大于銀行對賬單余額)。
企業(yè)應該定期對“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核算,根據未達賬項,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編制的銀行存款余額調節(jié)表只是為了核對賬目,并不能作為調節(jié)銀行存款賬面余額的原始憑證。
2、會計年度和折舊年度的區(qū)別?
按照規(guī)定:會計年度一般為公歷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而折舊年度要看固定資產是什么時候增加的。
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原則:“當月增加的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當月照提折舊”。
比如:一項固定資產是3月份增加的,應當從4月份開始對其計提折舊,它的折舊年度就是每年的4月至次年的3月。
這樣看來折舊年度與會計年度就不同了,所以在按會計年度計年折舊額時,如果是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會計年度與折舊年度計算的折舊額是相同的,因為月折舊與年折舊額都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加速折舊法就不相等了,因為各年折舊額是變動的,所以會計年度與折舊年度計算出來的折舊額就不相同。
例如:企業(yè)2003年3月購入并投入使用不需要安裝設備一臺,原價86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2萬元,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則企業(yè)在2004年應計提折舊為多少?
那么2003.4到2004.3的年折舊額額就是860×2/5=344(萬元)
2004.4-2005.3的年折舊額就是(860-344)×2/5=206.4(萬元)
2005.4-2006.3的年折舊額就是(860-344-206.4)×2/5=123.84(萬元)
第三年第四年改為直線法.所以2006.4-2007.3全年的折舊額和2007.4-2008.3的全年折舊額相等,都為(860-344-206.4-123.84-2)/2=91.88(萬元)
但是由于會計年度與折舊年度是不同的,是每年年底一算。
所以2003年12.31的折舊額是344×9/12
2004.12.31的折舊額是344×3/12+206.4×9/12
2005.12.31的折舊額就是206.4×3/12+123.84×9/12
2006.12.31的折舊額就是123.84×3/12+91.88×9/12
2007.12.31的折舊額就是91.88
2008年折到3月份就可以了,所以2008的折舊額是91.88×3/12
3、資本公積和實收資本是否屬于企業(yè)的留存收益?
顧名思義,留存收益是收益中留存于企業(yè)的部分,即企業(yè)從歷年實現的利潤中提取或留存于企業(yè)的內部積累,是來源于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凈利潤。
資本公積和實收資本是投資者投入或者接受捐贈等事項實現的,不屬于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的收益。
因此資本公積和實收資本不屬于企業(yè)的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包括兩個部分:盈余公積與未分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