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冊經營范圍與實際經營不符的后果
正穗財稅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
在《公司法》種,規定公司注冊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不能超越章程規定的經營范圍申請登記注冊。且公司經營范圍需依法進行登記,企業應當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如果公司經營范圍與實際經營不符有什么后果呢,下面正穗財稅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吧。
一、《公司法》規定公司經營范圍
1、企業的經營范圍由公司章程規定,不能超越章程規定的經營范圍申請登記注冊。
2、企業的經營范圍必須進行依法登記,企業應當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3、企業的經營范圍中屬于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在進行登記之前,必須依法經過批準。
二、在公司運作過程中,公司經營范圍與實際經營不符存在的潛在風險
1、未履行有關審批手續登記經營范圍的法律風險
公司經營范圍由公司自行決定,并由公司章程規定,對于一般性經營項目申請人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及有關規定自主選擇一種或者多種經營的類別,直接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即可。而對于許可經營項目根據國務院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實際,除前置許可經營項目需要在登記時提供有關部門的批準證、件外,其他許可經營項目應當在登記后開展相關經營活動前取得相關部門的批準。
2、超越公司經營范圍簽訂合同的法律風險
相關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規定的除外。根據該司法解釋,公司超一般經營范圍簽訂的合同不存在因超經營范圍而無效的風險,但是如果簽訂的合同涉及需要審批的經營項目而未履行相關手續的,該合同將面臨無效的法律風險。
3、超越公司經營范圍開展生產經營的法律風險
公司超出一般經營項目范圍從事經營活動將不再面臨受工商管理部門行政處罰的風險。但未經許可從事需要經過審批的許可項目經營活動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將按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相關規定,按照無照經營行為予以取締,并沒收違法所得。